欢迎光临专业集成电路测试网~~欢迎加入IC测试QQ群:111938408

专业IC测试网

当前位置: 网站主页 > 测试工程 >

关于芯片CP和FT测试

时间:2025-08-10 15:46来源:日芯说 作者:ictest8_edit 点击:

 

芯片测试

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芯片后道检验中的测试流程,本次参考由邬刚、王瑞金、包军林主编的《集成电路测试指南》,我将其中CP和FT测试有关内容做一个学习汇总。
IC测试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确认被测芯片是否符合产品手册上所定义的规范;二是通过测试测量,确定芯片可以正常工作的边界条件,即对芯片进行特性化分析。下面主要介绍集成电路测试的分类以及其中芯片探针(Chip Probing,CP)测试和最终成品测试(Final Test,FT)的测试流程及设备。

CP和FT测试都属于量产测试,是对大批量的die进行测试的一种,以剔除坏片。

基本的量产测试有两种,分别为芯片探针测试(CP test)和最终成品测试(FT Test)。二者的测试原理一样,都是通过自动测试设备(ATE)连接IC中集成的测试点,运行自动测试软件进行测试;区别是使用的测试设备和连接方式不同。

CP测试针对的是未切割的晶圆,因此也称为晶圆测试,需要用探针接触晶圆上的测试焊盘,一次可以测试晶圆上的单个或多个晶粒(Die)。
FT测试针对已经封装好的IC成品,用弹簧针(Pogo Pin)或者导电胶连接IC外引脚测试。图1.2中展示了晶圆、晶粒和封装后的IC。自动化测试设备针对这两种测试使用不同的机械手,CP测试使用的机械手称为探针台(Prober),FT测试使用的机械手称为分选机(Handler)。

CP测试是一种DC指标测试,一般必须测试OS测试(开电路测试,筛查基本开短路失效的die),DC电流测试等等其他DC可测的测试项,作为初步筛查,不是十分精确,因此可以适当放宽limit,后续的FT测试再严格卡控。CP测试是可选的,即量产阶段可以并不进行CP测试,但必须进行FT测试。
 
芯片在封装过程会因为封装缺陷产生失效芯片,所以必须进行FT测试,保证给客户出货的都是 good die。FT的重要性是大于CP的,如果芯片封装成本较大,那么建议做CP测试卡控良率,避免坏品封装出来损失封装成本。如果芯片封装成本不高且芯片本身良率较高(经过工程验证),那么可以跳过CP测试环节。

01.CP Test

通常CP测试流程如图所示,晶圆进入晶圆库时会经过来料检验(Incoming Quality Assurance,IQA),没有外观异常(包括划痕、裂纹、油污等)后会进行CP测试。CP测试会根据产品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测试项的测试。CP主要是DC 测试,并不是芯片所有指标都会测试。



对于使用墨点标记失效芯片的CP量产流程,测试完成后会对晶圆进行烘烤以固化墨点,然后做CP检查(主要检查外观,墨点和测试数据是否一致等),检查没有问题会进行包装、质检(QualityAssurance,QA),然后安排出货。
 
CP测试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o ATE Tester测试机:测试机头(Test Head)、测试机头支架、工作站(Workstation);

o 针测接口板(Probe Interface Board,PIB);

o 针塔(Pogo Tower);

o 探针卡(Probe Card);

o 晶圆卡盘(Chuck);

o 探针台(Prober);

 
 
测试程序(Test Program)通常保存在服务器上,通过网络下载测试程序到工作站本地硬盘,然后通过工作站上的操作界面(Operation Interface,OI)控制程序加载,开始、停止测试,记录和存储测试结果,还可以实时显示测试进度和状态

。测试完成后,保存测试数据(Datalog)、结果统计(Summary)和晶圆测试结果图(Wafermap)。最终的Datalog、Summary和Wafermap通过网络传回服务器。
探针台包括晶圆上料区、垂直(Z轴)位置调整装置、平面(X/Y轴)位置传动装置等。探针台通过连接ATE的通信接口接收ATE发来的开始指令,调整探针正确接触晶圆内某一颗晶粒(Die)的测试焊盘,然后发送反馈信号给ATE并开始测试。

ATE测试完成后把测试结果记录到Datalog文件,并向探针台反馈测试分类(Bin)结果,探针台生成探针台格式的Wafermap。


02.FT Test

FT测试系统主要包括:
o ATE;

o 分选机;

o 测试配件,包括:负载板(Load Board)、芯片插座(Socket)、磨具(Kit);

 
FT测试流程如下:

1)首先进行架机(Setup)。在测试机上安装负载板、插座和连接板,用螺钉将连接板紧固在分选机测试区,并将测试模具中的其他配件装在分选机上,调试好吸放料的感应位置,再接上通信接口;

2)架机完成后,通过测试机工作站的操作界面加载测试程序;

3)在分选机侧按开始按钮,分选机把待测芯片运送到测试区,准备好后反馈“开始测试”(Start Of Test,SOT)给测试机;4)测试机收到SOT信号后开始测试,测试完成发送“测试结束”(End Of Test,EOT)信号和Bin结果给分选机;

5)分选机接收Bin信号,把测试完成的芯片放置到预先设定好的分Bin料盘;

6)移动未测料到测试区,反馈SOT信号给测试机,开始下一轮测试;

7)重复测试步骤直至所有物料测试完成,操作界面会提示测试结束,生成测试数据;测试数据包括Datalog、Summary、标准测试数据格式文件(STDF)等。保存在本地的测试数据可通过ATE工作站上传服务器,供用户下载查阅。

关于CP和FT测试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学姐想说,ATE测试也是有很多要学习的内容,ATE工程师也是很稀缺,希望大家学无止境,对知识保持敬畏之心,每天有点进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