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集成电路的测试工程师到底应该掌握哪些技能,或者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测试工程师其实,这类话题通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仅仅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每个公司其实对IC测试这个工作岗位的定义就很不一样,而且考虑到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师是完全合格的.其实,我这里更多的是想结合测试工程师的职业发展,聊聊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个人想法而已,仅供大家参考
说这个话题,之前,我首先想纠正一个已经普遍被接受的错误观点:测试工程师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就只是在测试机上开发测试程序.绝大多数设计公司里其实就是这样定义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的,更可悲的是,多数测试工程师自己也如此以为并自我要求的.这个观点显然是大错特错的.如果一个测试工程师的职责仅限于此的话,那他(她)最多就应该被称作高级ATE技术员而不是什么测试工程师.事实上,一个真正的测试工程师的责任和工作范围要远大于此.ATE测试设备只是测试工程师工作用的工具,而不是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就好比射频工程师绝不只是信号分析仪操作员一样
我曾经也在认识上犯过这样的错误,觉得自己是国内比较早的精通某些高端测试设备技术人员就沾沾自喜,直到我后来又机会去美国出差,看了那里哪些真正的资深测试专家在干什么后,才恍然大悟 – 原来这才是测试工程师的工作
国内几乎所有的设计公司往往在产品已经tapeout以后,才想到把测试工程师纳入到项目中来,以为这时候才需要测试工程师开始工作.事实上这是完全错误的,甚至是在胡闹.一款产品其实应该在定义结果和进行前端设计的时候,就需要把测试工程师纳入项目中来,制定和确认芯片所有模块的测试方案以及平台选择.对于测试工程师而言,可测性设计绝不是一个完全被动的工作.因为所有的可测性设计都需要考虑测试机台的性能匹配,而一个设计公司里只有测试工程师会熟悉测试机台.很可惜的是,几乎所有设计公司里都没有意识到这点,而另一方面绝少有测试工程师对芯片设计规划有基本了解,针对设计也就给不出任何有价值的建议何意见.从而,绝大多数公司里,这一重要步骤就被忽略了.对于一个成熟的设计公司,这一工作步骤未来必须被重视,而作为优秀的测试工程师也就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 – 必须对芯片的设计特别是DFT(可测性设计)以及各种模组和IP的测试方案有较深的了解
其次,测试工程师应该至少拥有一些基础的电路知识,电路板设计知识以及相当的信号完整性知识.因为,测试工程师必须负责测试电路板的设计.虽然通常芯片测试的外围电路都是由专业的系统工程师或设计工程师提供的,但由于他们对测试并不熟悉,提供的电路往往需要大幅度的修改,部分测试电路甚至需要重新设计.我以前就经常需要帮客户修改他们的测试电路,有时候针对一些高速电路,还需要进行仿真和layout确认.从我的多年实践经验来看,无论是芯片应用工程师还是测试板的制造供应商都不可能对测试的特殊需求有充分的理解,很多技术问题依然需要测试工程师去解决.如果测试工程师对电路设计,PCB原理以及信号完整性知识缺乏足够理解,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应付的话,那在后续程序调试的硬件问题上会吃巨大的苦头的
另外,测试工程师应该对自己测试的产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后续上机调试程序的时候,真正从原理的角度去分析和调查问题,知道如何去和设计人员沟通反映情况.很多测试工程师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只能沦为一个ATE的操作工,大量的工作时间都浪费在和设计人员的沟通上面,却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我看到是实际情况是,很多测试工程师连最基本的数字电路的DFT原理都不清楚,一些最简单的scan pattern的fail都解决不了,需要反复和DFT工程师为一个简单问题重复沟通,全无效率.有时候,一个简单的设置问题,就可以导致项目被耽搁一两个星期.这种现象在测试实验室里经常发生
不仅如此,通常而言,测试工程师其实是最容易接触到产品各项特性数据的.虽然设计人员可以在实验室里通过各类设备抓取芯片的数据,但这都仅限于小批量的产品,而真正有机会接触大批量数据的只有测试工程师.我以前在文章里讲过,产品的量产数据对于一个设计公司而言是一笔极大的财富.然而,如果需要把这些数据变成有价值的信息,就需要测试工程师具备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一个优秀的测试工程师应该具备足够的工艺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何从各种测试结果数值的变化中追踪到工艺的问题,如何从良率数据的分析中寻找到设计优化的线索.可惜的是,目前似乎绝少有哪家的测试工程师具备这样的水准了
写到这里,我本来还想再写些什么,可是转念一想,就以上这几条可能对于国内不少测试工程师而言就已经是很大的挑战了.毕竟,国内的高端集成电路测试相对也才刚起步,不能和美国那些20年工作经验的老法师相提并论.这些内容,就全当是我的一些小建议.
测试这条路不容易走,如果只是靠熟悉一两种测试平台,会写个测试程序什么的,有个三五年就走到头了,后续发展空间不容乐观. 或许我的这些建议对于真正想在测试技术道路上不断走下去的人而言,多少会有一些指导作用吧?至少我是这么以为的
转自:http://c.blog.sina.com.cn/profile.php?blogid=a02ff54e89000kxm
|